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时间:2016-02-24 14:25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新建网页 1

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一.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里面诞生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中国戏剧的前身”。

陕西皮影的发展经历了三大文化变迁:原始巫术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

1)原始巫术文化。从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陕西皮影的衍生演变与招魂巫术密不可分。皮影戏当时又称傀儡戏,具有除煞、酬神和送神的功能。汉朝陕西皮影文化主要体现在巫术上,由此人们对皮影的认知带有深沉的敬畏和尊崇之情。虽然巫术并不是陕西皮影艺术产生的惟一根源,但在其形成之初的确成为巫术的道具,巫术利用皮影实现它的目的,巫术的功利目的及内涵,又寄生于皮影艺术的活动与发展之中。据宋岳珂《桯史》记载:“秦始皇作曼延、鱼龙、水戏,汉武益以幻眼、走索、寻橦、舞轮、弄碗、影戏…”,《海阳竹枝词》“张灯走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种“弄影还魂术”后来即成为皮影戏的前身,到了隋唐时代,逐渐发展成为皮制影人,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的雏形。这一时期,一方面方士道士仍然利用“弄影术”进行说教;另一方面他们服务的对象已逐渐从帝王转向一般百姓,皮影戏逐渐为广大平民百姓所接受和了解,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虽然这种“弄影还魂术”是方士道士献媚宫廷、取信百姓的手段,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招魂巫术活动对于皮影艺术的衍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宗教文化。长安是唐代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自唐太宗开始,唐朝的统治者积极提倡宗教,频繁举行各种宗教佛事活动,长安大小寺院戏场既是老百姓祈福求神的场所,同时又是民间宗教活动的中心。当时的寺院中盛行讲经说法,分为“讲经”与“俗讲”两种。前者的听众是出家人,后者的听众是世俗百姓。为了能把佛教经义讲得更加生动活泼,宫廷教坊创作谱写了歌曲,广为传播,使得“俗讲”形式不拘一格,有说有唱,引人入胜。用于“俗讲”的文字名叫“变文”,讲师们在宣讲变文时还常用绘制的画图来释解教义,这些画被称作为“经变画”或“变相图”。变文的内容和变相图画是一致的,每幅图画描绘的场面,都与经文内容环环相扣,随着绘文的演进,演讲者会卷动画册,变换画面,使图像故事与经文内容相符,目的是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思想受到深刻的感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影演故事”。现存陕西华县的皮影戏剧目中,涉及宗教政事、神话传说的影人造型众多。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如来佛、弥勒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其形象直接借鉴于寺庙道观中的壁画和造像,但也不是纯粹的照搬挪用,而是灵活地变通,注入了平民百姓的喜好和感情,使影人造型在表演时更加生动、形象、亲切。从这些皮影戏剧目来看,早期的陕西皮影表演,大都以宣传教义为主,大部分曲目都是因果报应,劝善惩恶之类的题材,其造型特征的形成与演变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主体的审美意识占据了积极的主导地位,其造型理念、造型特点来源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以及民间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

3)民俗文化。到了唐末宋初,陕西皮影从以往浓重的宗教文化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由于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偏乡僻壤,信息闭塞,交通落后,使得大型舞台戏剧的演出极为不便,因此皮影的表演艺术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此,一个强大的皮影艺术群众基础在陕西稳步形成,从而促使皮影艺术表演逐步转变成著名的陕西民俗,皮影的民俗文化也因此孕育而生。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陕西各地皮影戏已十分普及,陕西皮影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它的雕刻艺术,唱腔艺术均已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由原来对神灵及历史英雄的唱颂逐渐转入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在陕西皮影造型中有大量的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景片,如:桌椅凳几、花草树木、庭院楼台、还有水井、水桶、笔墨纸砚等日常物象,以及家禽家畜和花、鸟、虫、鱼、狮、虎、野兽等自然界生物种类。通过这些景片不仅反映出当时百姓世俗生活的真实状况,也体现出普通百姓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以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处世哲学。在其造型体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明末陕西东路皮影人武将甲靠中的“万字纹”,寓意绵长不断,富贵不到头;“盘长纹”寓意四环贯彻,一切通明;“古钱纹”为富寿双全之意。还有许多取谐音讨口彩的复合图案,如梅花和喜鹊为“喜上眉梢”,石头和雄鸡为“市上大吉”,鹿和鹤为“六合同春”,“天官大帝”、“招财童子”、“福禄寿三星”,和寓意吉祥的“和合二仙”、“五子夺魁”、彩帘子等景片。这些皮影景片体现出我国民间美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传统观念,不仅丰富和充实了陕西皮影的造型,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观念,反映出民间大众的集体审美意识,符合民间大众向往美好幸福的主观愿望陕西皮影和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创造意识以及生存状况。它服务于大众、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演和演译故事,从而赢得了观众。

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古话说,世界皮影之最在中国,中国皮影之最在陕西,陕西皮影之最在华县。陕西皮影按造型可以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 二者在制作工序上便有不同,东路皮影共24道工序,西路皮影则是一把刀。现在的皮影作品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旅游纪念品,二是礼品,三是用于装潢的家装品,四是收藏品。

陕西东路皮影分为24道传统制作工艺,概括为十步。第一步是选皮,陕西一般选用秦川黄牛皮,对于制作家装、收藏的精品,要求更为严苛,会选择3—5岁的小母牛,要求现时宰杀,以保证牛皮的凸亮感。第二步是制皮,这道工序一般要在春天,需要四天时间,先用清水浸泡三天,再用圆润的刮刀刮掉牛皮的毛和丝,然后阴干,在晾皮的同时要讲究松绳,根据牛皮的收缩程度不断调整绳子的松紧性。接下来则要砂纸打磨牛皮,这样的精品用于家装和收藏级别的皮影。倘若跳过这个步骤,一般就用于纪念品。接下来的步骤还有上油,上油的多少根据皮影师傅的经验来掌握。第三部是设计,牛皮制作好后,再去设计稿纸,设计好后用钢针画在牛皮上。第四步是潮皮,将牛皮放在两块湿棉布中间,厚的牛皮一般潮一个晚上,薄的也要三到四个小时。第五步是雕刻,进行皮影的加工制作。首先在皮影上走线,找准主要的线再雕刻,先走平线,再走复杂的花纹以及陕西东路特有的雪花纹、万字纹等。第六步是去油,雕刻完后要除油上色,除油的原料是温水,将牛皮的油擦去,为上色打下基础。第七步是敷彩,皮影上色也特别有讲究,一般是双面上色,所用的颜色是用过三原色(红黄蓝)配出的。第八步固色,用水和皮胶,起到粘和作用,刷上皮胶后,牛皮就不粘手不褪色。第九步是发汗熨平,让牛皮里的水分蒸发出来。第十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就是装订,一定要找到皮影的平衡,这样皮影在表演过程中上下一线。现在皮影的制作更趋于简单,虽然我们的传统制作方法繁琐复杂、在现代市场的竞争中压力很大,但是只要我们把这种最传统的工艺传承下来,时间自会见证其品质。

此外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皮影,它是皮影中的贵族——灰皮影。清代时流行于富平、泾阳、高陵、三原、耀县、礼泉一带,它是从西路皮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清代中期,一些官宦富家延请著名画师、艺人设计造型、改革雕镂技艺,保持西路皮影高大舒展的形制,融入东路皮影细腻精巧的刻工,并且十分注重炼皮,发明了“灰皮”的制作技术,使这一路皮影显示出高贵、典雅的气韵,后来居上,灰皮影刻工特别繁复精致,用色柔和清雅,造型具有夸张的想象力和文人画的书卷气。存世较少,清代泾阳县安吴堡吴氏一家的戏箱为其杰出代表。大家看到的四个头像就是我个人收藏的灰皮皮影,现在一些灰皮皮影都是在藏家手中,还没有哪个博物馆能够见到。

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汪海燕个人艺术简介

汪海燕,女,汉族。出生于皮影之乡陕西华县.现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十四岁师承其父中国皮影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学习制作皮影艺术,系其入室弟子,深得真传。

陕西皮影的发展历程和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

主要成绩

2007年作品《杨贵妃》于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源羚杯”二等奖;

2007年作品《忠义千秋》曾入选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精品展;

2008年作品《双龙戏珠》在第四届人文奥运——中国礼品暨旅游纪 念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

2009年作品《番将》荣获湖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优秀奖;

2010年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文化交流;

2011年应邀在香港参加"大江南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

2011年作品《樊梨花战番将》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12年《烂柯山》荣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金奖”;

2012年为瑞士制作的皮影《魔鬼的传说》、《恋之舞》等,被瑞士基金会收藏。

2013年作品《唐明皇击鞠图》获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金奖”;

2013年《神将》荣获中原六省民间工艺美术展《金奖》;

2013年第五届中国民间艺人节被评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

2014年被评为“陕西百名青年文学文艺家”;

2014年被评为“陕西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晚报,杭州新闻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她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

上一篇:“建筑女魔头”很生气!
下一篇:赵旭:星际边缘引力波的遐想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