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13 12:23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在当代艺术观念盛行的当下,“让绘画回到绘画”实践该如何开展?
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姜建忠的“具象实验工作室”的理念中,在“回到绘画”的具象实验不是仅仅复制古典绘画的基本法则,而是要对西方美术史进行梳理,反思,以个人的方式切入。
特别是对塞尚以后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予以关注。“我想要做的是要让绘画回归到绘画本身,不要承载太多的负担,要把观念艺术和绘画艺术区别开来,要把拷贝、描摹自然的绘画区别开来,要与复制传统的绘画区别开来。”
7月12日,“象外”具象油画全国邀请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姜建忠,《柏柏尔人的路》,65x53cm ,2018
此次以学院艺术家为主体的具象画展集结了姜建忠、石至莹、周胤辰、肖江、潘文艳、李晴艳、游帅、陶大珉、何龙生、汪一、李淜、黄菁菁、袁崇寅、王蓓祺、任璐、杨子行、马楠、高清、柳靖惠、庄婕共20位画家的90幅作品参展。展览的背后则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
“工作室制”是上海美院院长冯远、执行院长汪大伟在学院教学科研改革方面的全新探索。这个由上海大学上海美院教授姜建忠领衔的工作室,在基础教学之外,将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内化为事业发展和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带领青年师生,探讨和思考艺术创作的方向,逐步呈现独有的艺术风貌。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认为,具象实验工作室成为一个学院与社会之间的平台,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也多位上海美院的师生校友,通过展览叙说艺术主张,阐释艺术思想。这种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对于学院的教学实践,是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黄菁菁,《微凉》,80x60cm, 2013
“让绘画回到绘画中去”的实践
“让绘画回到绘画中去!”是姜建忠创建上海美院具象实验工作室时提出的一个颇带“宣言”意味的口号。也为 “具象实验工作室”提出了实践的指向。
在上海油画雕塑院评论家江梅看来,此言下之意是“绘画已经偏离绘画,而造成这种偏离的原因很多,概而言之是中国的现当代绘画长时间以来被各种意识形态、观念所左右,被权力与资本绑架,被贴上各种前卫或保守的标签,绘画变成了意识形态和观念的附庸。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对于绘画自性的研究和探索反被遮蔽、忽视了。”
李淜,《草木列传-1967年2月9日会见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尔斯》,80x74cm,2017
但在当代艺术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回到绘画”实践又该如何开展?
在姜建忠的“具象实验工作室”的理念中,在“回到绘画”的具象实验不是仅仅复制古典绘画的基本法则,而是要对西方美术史进行梳理,反思,以个人的方式切入。
特别是对塞尚以后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予以关注,对绘画的精神性、边缘线处理、平面性、设计构成、笔触的生命力,色彩的心理暗示性,造型的主客观性,画面的节奏性需加以深刻理解和深入探讨。而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绘画语言传递出去,把私人经验转换成人类的公共经验。
“我想要做的是要让绘画回归到绘画本身,不要承载太多的负担,要把观念艺术和绘画艺术区别开来,要把拷贝、描摹自然的绘画区别开来,要与复制传统的绘画区别开来,艺术首先是视觉享受,不要被观念绑架和挤压。”
任璐,《新衣》,90×100cm,2012
因此,相对于可机械复制的图像,具象绘画更彰显其图像创制的异幻性与陌生化。具象绘画也更多地转向对艺术家所捕捉到的所处时代的莫名感受与难言心理。这些绘画图像的创造,毫无例外地都从外在世界的描摹走向了内心世界的探索。
他们作品中的这些图像,与其说是机械生产毋宁说是心灵化的创造,是现实生存图景在人们内心世界经过挤压、破碎和变形的心理映现。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这种具象是任何机械、电子图像都难以模拟与复制的。
在上海美院的日常学院教学中,姜建忠在一些爱画画的年轻人身上发现了希望。在那些敏感的笔触、色彩、形象之中,在那些自由舒展的思绪放飞之中,他看到了“回到绘画”在实践上的诸多可能。
何龙生,《陌生人系列二》,120×170cm,2018
将都市生活的感受付诸笔端
“具象实验工作室”以80后一代年轻艺术家,几乎是此次展览的“主力”,他们有着相似的学院背景,并以自身的实验演绎着学院的变迁、以作品折射时代烙印和审美价值的流变,同时他们也正在享受着自己地追求过程。
汪一,《好客的熊》,200x150cm,2016
少地共同见证了这座具有殖民文化色彩的城市如何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并再次成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飞跃过程,网络时代构建起的消费文化,也让他们触碰到了某种更深层的虚无与迷惘。在他们笔下,公共空间中人物的情状、正在拆迁的建筑、臆想中的风景……画笔的涂刷与堆塑之中构成具象又超越现实的图像。
“重构具象”是“都市文化在画布上的展示,是当代文化精神指向上的重新形塑”。这里,绘画语言的表现性和时代性成为都市文化意识和当代文化精神指向所彰显的风格取向和形式表征。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在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中,体会到“这些图像是现实生存图景在人们内心世界经过挤压、破碎和变形的心理映现。”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和网络时代纷繁的信息,他们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艺术语言,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生活与思想?
供职于上海油雕院的青年艺术家石至莹,她的此次以“石头”为对象的一系列作品,与之前的水或沙系列可谓相同内核的不同表象,在她看来,当代不是仅仅是一种价值观,而是多元并存,网络信息的纷杂和城市的本身也构成了自己的创作呈现方式。
石至莹,《岩石No.3》,31×25 cm,2018
此外,潘文艳、汪一、李淜、陶大珉、肖江、何龙生等青年艺术家或把现实的细节,糅合进梦中;或记录历史相关的“文本”记忆;或日常的物象导入思辨的界域;
从街头掰手腕的男人、舞蹈着的人们到河流、田野乃至空寂的房子,他们的绘画语言的精致而妥帖地表达了他们对事物与日常处变不惊的坦然态度,并以勇敢的创新意识和学院文化精神赋予作品个性化的表达。
周胤辰,《彼岸》,160x200cm,2018
而展览中一批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可谓一抹亮色,她们带着对生活的思考有敏锐而细腻的感受力,赋予作品独立而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表达。女性具象人物是她们共同的题材内容,几乎可以看作她们自我意识自我本相的写照。
上海美院油画系青年教师、艺术家周胤辰以一种瞬间掠过的光影解构构成自己的画面语言。从去年开始,周胤辰就一直在省视自己的作品和方向,继而发现生活的才是本质的。而最近一段时间,周胤辰创作的是有关时间和空间的作品,这源自于她数次旅行中的提示。
“图像的依托与脑中的时间观时而重合,或是脱离,都成为每次创作拉锯的点。就表现形式而言,‘适合’成为了每件作品的创作标准,这意味着在每件作品中都在谋求新的形式语言,或是最为‘适合’的形式语言。我觉得也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更为开放的状态与语境。” 周胤辰说。
潘文艳,《绿壳蛋和咸肉 》,45×55cm, 2017年
在一次次对“具象绘画何为?”的追问中,不难发现两个字——“时代”。在“具象实验工作室”的作品中,大到社会事件,小到风景图式或是某个生活中的物件,都反应着这个时代和自己的生活轨迹。
其实绘画也是一件极其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时区里,行走自己的路,表达艺术家的精神向度和“心灵的具象”。
马楠,《风蝶令·天香引》,40x30cm, 2016